|
近段时间,在北仑区新碶街道四明山路行政中心路段,市政工人忙着对北仑智慧停车首期试点区域车位,进行划分。
北仑智慧停车项目由北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宁波北仑滨港智慧城市运管有限公司实施。首期试点为长江路-岷山路-黄河路-四明山路形成的区域,预计在12月份正式上线运营,共计1061个智能车位、5个以上公共停车场供广大市民实现智慧停车,北仑城区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也将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得以缓解。
“智慧停车项目施工完成后,路段地面均标有“收费泊位”黄色凸起字样,每一个泊位都有一个泊位号,蓝底白字的收费告示牌将树立在醒目位置,摄像抓拍装置分列在行道树外侧和头顶上方的横杆上,各自承担地面视频采集和高位视角的球型旋转、车牌识别抓取拍摄功能。”北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赵豪雄说。
当有车辆驶入时,激活视频采集系统和车牌识别系统,精准记录了车辆的车牌号、驶入时间和离开时间,车主只需用手机扫描 “甬城泊车”APP或微信小程序,即可完成停车缴费。
该项目以为民便民惠民为目标,按照“四统一分”原则,即“统一车主服务”、“统一支付账户”、“统一服务热线”、“统一接入规范”和“分区电子发票”,利用数字化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停车服务。
“根据《全市推进城市停车管理服务模式改革工作方案》和《北仑城区智慧停车项目实施方案》,智慧停车系统采用‘全视屏+无感支付’技术,覆盖智慧泊车违停取证、道路停车收费管理、停车诱导、停车场管理等方面,”赵豪雄这样向记者解释道,“全力推进智慧停车工作有利于我区进一步破解城区停车难题,提高停车设施使用效率,规范停车秩序,降低执法成本。”
新闻多一点:
宁波部分区域正在实施的智慧停车
记者在东部新城和济街“甬城泊车”泊位现场看到,路段地面均标有“收费泊位”黄色凸起字样,蓝底白字的收费告示牌醒目树立在路边,摄像抓拍装置一高一矮,分列在行道树外侧和头顶上方的横杆上,各自承担地面视频采集和高位视角的球型旋转、车牌识别抓取拍摄功能。
“海曙区建设的泊位还将接入地磁感应装置,更好服务于便捷停车。”宁波市政公用投资公司林朝阳告诉记者。
据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法制处郭一文介绍,收费泊位停车驶入时,自动启动地面嵌入式地磁感应装置或者高位视角与地面视频仪,精确记录驶入和驶离时间。
对未纳入宁波交管信息平台的车牌,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确认车牌或派单给巡查员进行人工确认的方式,给该车辆添加欠费信息,并在车辆驶离停车泊位前将纸质通知送达车主。
纸质停车缴费通知单
第一批试运行区域及路段点位与收费公告
江北区
清江路(湖西路-包家漕路段)73只泊位,5月15日零时前免费试运行。之后,单次停车15分钟免费,超过15分钟按实际停放时间计费;日间(7:30-19:30)2小时内3元/30分钟,2小时外4元/30分钟;夜间(19:30(含)-次日7:30(含))2小时内2元/车次,2小时后4元/车次。
东部新城
东部新城核心区:南至萧甬铁路、北至通途路、东至福庆路、西至世纪大道。东部新城东片区:后新路。以上区域路段全部收费泊位。单次停车15分钟免费,超过15分钟按实际停放时间计费;日间(7:30-19:30)2小时内3元/30分钟,2小时外4元/30分钟;夜间(19:30(含)-次日7:30(含))2小时内2.5元/车次,2小时后5元/车次。
“实行地段、时长、昼夜、路边与地下4类泊位差别化收费,将是我市停车场管理一项重要内容。”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戚兴初介绍,“目前,‘5元停一晚’政策适用于老小区周边驾驶人,实际运营效果好不好,将结合今后调研信息作适当调整。”
稿源:仑传 |
|